1、手腕是最關鍵的部位:考生在跳繩的時候最重要的就是手腕位置,手腕的速度決定了你能跳多少個。
2、跳起的位置:跳繩的位置高度是適合太高,一般控制在3--5厘米之間就可以,太高會影響跳繩的速度,同樣太短也會影響到腿部絆倒。
3、注意雙膝:跳繩的時候一般雙膝都是直的,同時小腿也不能有太過于明顯的屈膝,以免影響考試成績。
動作要領:將繩對折,兩手分別握兩端繩柄,掌心向內,一腳或雙腳跟踩住繩中央,兩臂體側屈時,兩肘夾緊身體兩側。上肢搖繩時大臂夾緊,小臂微屈,用小臂和手腕的力量搖繩。雙足前掌跳動。繩每繞身體1周。跳1次。整個過程身體重心保持不變,上體直立或微前傾,切忌后仰。
1、定時跳,也就是1分鐘跳,這期間要堅持訓練,熟能生巧!
2、計數跳,不限定時候,但是一定要跳到規定的數值。目的在于訓練下肢耐力和協調性。
3、花樣跳繩。交叉條,繞花跳、跑跳、單腳跳、雙腳交換跳等。目的在于訓練跳繩的穩定性和下肢綜合跳躍能力。
最后建議:前30秒因為體力好,肚子也不痛,所以速度上一定要最快。后30秒會出現體力下降、肚子痛、腳酸等。所以搖繩幅度加大,起跳高度要適當調整,從而減少勾住腳的情況,增加穩定性。